【天文学史】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
浏览量:3582 回帖数:10
          
            
            2楼
          
            
              
04阿拉伯拉丁
中世纪的定义:古代文化衰落(五世纪)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十五世纪),对应罗马陷落(410年)到君士坦丁堡陷落(1453年)
8世纪中期起,天文学研究的主角从希腊转向阿拉伯,希腊著作被译成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对数理天文学的三个要求:新月的测定,祷告时间的测定,清真寺的朝向(球面三角学)
马拉盖天文台1259年动工,由波斯的蒙古统治者旭烈兀建造,在此聚集的天文学家称马拉盖学派
撒马尔罕行省统治者乌鲁伯格1420年建立乌鲁伯格天文台,最大的成就是编制了包括有一千多颗恒星的星表
公元770年左右阿拉伯的行星天文学研究启动
托勒密体系存在不完备性,“对点”,“偏心圆”,“本轮”遭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质疑
雷纪奥蒙塔努斯的《至大论纲要》简化了《至大论》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带着月亮、火星、木星和土星依次绕着太阳运行,最外围是静止的恒星天层。哥白尼体系相对托勒密体系更简单,完美,但是影响非常有限,当时的科学家无法接受“地动”的事实,对哥白尼体系发起各种“合理”(至少在当时看来)的责难。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哥白尼的地动日静学说不是什么独创。
哥白尼学说的意义:1天文学基本概念的**
2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
3引起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
            
            
       
              
                  
            
          
          
        04阿拉伯拉丁
中世纪的定义:古代文化衰落(五世纪)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十五世纪),对应罗马陷落(410年)到君士坦丁堡陷落(1453年)
8世纪中期起,天文学研究的主角从希腊转向阿拉伯,希腊著作被译成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对数理天文学的三个要求:新月的测定,祷告时间的测定,清真寺的朝向(球面三角学)
马拉盖天文台1259年动工,由波斯的蒙古统治者旭烈兀建造,在此聚集的天文学家称马拉盖学派
撒马尔罕行省统治者乌鲁伯格1420年建立乌鲁伯格天文台,最大的成就是编制了包括有一千多颗恒星的星表
公元770年左右阿拉伯的行星天文学研究启动
托勒密体系存在不完备性,“对点”,“偏心圆”,“本轮”遭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质疑
雷纪奥蒙塔努斯的《至大论纲要》简化了《至大论》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带着月亮、火星、木星和土星依次绕着太阳运行,最外围是静止的恒星天层。哥白尼体系相对托勒密体系更简单,完美,但是影响非常有限,当时的科学家无法接受“地动”的事实,对哥白尼体系发起各种“合理”(至少在当时看来)的责难。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哥白尼的地动日静学说不是什么独创。
哥白尼学说的意义:1天文学基本概念的**
2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
3引起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
                    
	
发表于  2014/5/9 6:26:27
                  
              
          
            
            3楼
          
            
              
05 从几何到物理
1543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标志着公元前4世纪开始的柏拉图主义色彩对几何模型的追求和风格的结束
四个重要人物: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
第谷(1546-1601):精确的测量
1577年大彗星:第一次测量了彗星的高度
1575年第谷掌管了丹麦海峡的汶岛,在那里建立的天文台天堡和星堡
第谷在观测方面的改革给天文学带来了对事实的尊重。
第谷体系:地球静止,位于中心。周围环绕着月亮和太阳。五颗行星是太阳的卫星,并且在太阳的带动下绕地球旋转。在最远的行星到达的地方之外是一层很薄的空间外壳,这个外壳以地球为中心,恒星就在这个外壳上。
1597年第谷离开天堡,前往布拉格为鲁道夫二世效力
开普勒(1571-1630)
1601年成为第谷接班人
1596年发表《宇宙的奥秘》,多面体模型
开普勒获得的三大遗产 哥白尼的日心体系
第谷的精确观测资料――火星的位置资料
威廉.吉尔伯特(1544-1603)的《论磁》
单个圆解释行星的黄纬运动8’误差—偏心圆—速度不均匀—v与1/r 成正比,这是一个错误结论。
由吉尔伯特的启发:磁力由太阳发出,推动行星运动,大小与到太阳的距离陈反比(这里有几个公式,不大好打,可以参考课件05从几何学到物理学第45-47页,包括了第二定律的说明)
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
1609年出版《新天文学》,天文学从几何学的一个分支转变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1619年《宇宙和谐论》,第三定律:各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1627年《鲁道夫星表》完成,大大提高了精确性
伽利略(1564—1642 )
1609年伽利略自制望远镜,用与观察天空,他发现恒星非常遥远。
发现木星卫星,证明哥白尼“地球一方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另一方面是唯一一颗带有一个卫星——月亮——而绕太阳旋转的”观点的错误,他还发现了月亮上存在山峰
1616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宗教法庭禁
在伽利略多次努力向教会申请之后,1632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伽利略指出,并不是运动本身需要原因,而是运动的变化需要原因。稳定的运动包括静止这个特例是一种状态,保持这种状态会感觉不到运动。
《对话》因为支持哥白尼学说的鲜明立场最终导致其被禁
笛卡尔(1596-1650)
1637年完成《方法论》,该书包含三篇独立成篇的附录:《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在《几何学》中笛卡尔提出了重要的“笛卡尔坐标系”概念,代数学从此可以运用到几何学中,解析几何因此得以奠定基础。
笛卡尔提出了无限宇宙的概念 ,认为宇宙是一个充满物质的空间,这些充满空间的物质的运动形成无数的旋涡。太阳系就处于这样一个旋涡中,这个旋涡如此之巨大,以至于整个土星轨道相对于整个旋涡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点。
旋涡学说:宇宙有无数的旋涡,每颗恒星就是一个一个旋涡中心。旋涡可能会塌缩,恒星就可能窜入别的旋涡。
伽利略被尊为“近代科学之父”,笛卡尔被尊为“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
            
            
       
              
                  
            
          
          
        05 从几何到物理
1543年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标志着公元前4世纪开始的柏拉图主义色彩对几何模型的追求和风格的结束
四个重要人物: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
第谷(1546-1601):精确的测量
1577年大彗星:第一次测量了彗星的高度
1575年第谷掌管了丹麦海峡的汶岛,在那里建立的天文台天堡和星堡
第谷在观测方面的改革给天文学带来了对事实的尊重。
第谷体系:地球静止,位于中心。周围环绕着月亮和太阳。五颗行星是太阳的卫星,并且在太阳的带动下绕地球旋转。在最远的行星到达的地方之外是一层很薄的空间外壳,这个外壳以地球为中心,恒星就在这个外壳上。
1597年第谷离开天堡,前往布拉格为鲁道夫二世效力
开普勒(1571-1630)
1601年成为第谷接班人
1596年发表《宇宙的奥秘》,多面体模型
开普勒获得的三大遗产 哥白尼的日心体系
第谷的精确观测资料――火星的位置资料
威廉.吉尔伯特(1544-1603)的《论磁》
单个圆解释行星的黄纬运动8’误差—偏心圆—速度不均匀—v与1/r 成正比,这是一个错误结论。
由吉尔伯特的启发:磁力由太阳发出,推动行星运动,大小与到太阳的距离陈反比(这里有几个公式,不大好打,可以参考课件05从几何学到物理学第45-47页,包括了第二定律的说明)
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
1609年出版《新天文学》,天文学从几何学的一个分支转变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1619年《宇宙和谐论》,第三定律:各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径的立方成正比
1627年《鲁道夫星表》完成,大大提高了精确性
伽利略(1564—1642 )
1609年伽利略自制望远镜,用与观察天空,他发现恒星非常遥远。
发现木星卫星,证明哥白尼“地球一方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另一方面是唯一一颗带有一个卫星——月亮——而绕太阳旋转的”观点的错误,他还发现了月亮上存在山峰
1616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宗教法庭禁
在伽利略多次努力向教会申请之后,1632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伽利略指出,并不是运动本身需要原因,而是运动的变化需要原因。稳定的运动包括静止这个特例是一种状态,保持这种状态会感觉不到运动。
《对话》因为支持哥白尼学说的鲜明立场最终导致其被禁
笛卡尔(1596-1650)
1637年完成《方法论》,该书包含三篇独立成篇的附录:《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在《几何学》中笛卡尔提出了重要的“笛卡尔坐标系”概念,代数学从此可以运用到几何学中,解析几何因此得以奠定基础。
笛卡尔提出了无限宇宙的概念 ,认为宇宙是一个充满物质的空间,这些充满空间的物质的运动形成无数的旋涡。太阳系就处于这样一个旋涡中,这个旋涡如此之巨大,以至于整个土星轨道相对于整个旋涡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点。
旋涡学说:宇宙有无数的旋涡,每颗恒星就是一个一个旋涡中心。旋涡可能会塌缩,恒星就可能窜入别的旋涡。
伽利略被尊为“近代科学之父”,笛卡尔被尊为“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
                    
	
发表于  2014/5/10 1:4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