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欣赏之 高山流水

楼主

srctxzcow [离线]

0☆☆☆☆☆

发帖数:106 积分:386
1楼

从巍然屹立的高山,潺潺滴沥、响澈空谷的山泉,到脉脉滚动的小溪,
再到腾拂澎湃、激昂奔涌的江涛,为我们展现出流水和高山千姿百态的景
象。同时,随着水的流动,揉进作者感情的万端变化。表现出作者对大自
然的热爱和颂扬。它貌似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实则是借景抒情。透视出
坦荡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音乐立足于抒情的主题音调,结
合拟声的手法。其中我们既可以领略新颖华丽的技巧,又可以体味到淳朴
沉郁的风格。 

  八度音程隐约地奏出乐曲地主题音调。这一部分主要利用泛音跳动性,
刻画清泉从高山幽谷中地流淌,如滚珠落玉般的效果。创造出富于欢快跳
跃的音乐个性。 

  随着乐曲的进一步的展开,音乐情绪逐渐活跃,宛若一股股清泉相继
聚拢,竟相奔流。连续下行的摸进音型更增添音乐的动感;“其韵扬扬悠
悠,俨若行云流水”。 

  接着进入《高山流水》最具特色的段落。旋律出现大幅度的浔音。激
流洄澜,旋涡环生,水石相击,浪花飞溅。大量利用“滚拂”的演奏手法
刻意追求“腾拂澎湃之观,蛟龙怒吼之象”的意境,把乐曲推向高潮。 

  随后音乐中泛音的运用,似乎使人感觉到:江水的江面展现在我们面
前。虽然有余波激石,但总是荡荡洋洋地一泄千里。 

  战国时的音乐家伯牙擅鼓琴。一天,它在汉江边上弹琴,一位名叫钟
子期的樵夫路过驻足欣赏。伯牙弹琴,意在高山,子期言到,“善哉乎鼓
琴,巍巍乎若高山”;伯牙又奏一段,意在流水,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潺潺乎若流水”。钟子期准确地把握住伯牙在琴声中寄托地感情,二者结
为“知音”。后来子期早逝,伯牙为失去知音而悲痛万分,摔琴焚谱,终
生不再弹琴。 

  在尾声里,透明的泛音是人们目送着奔腾的江水浩浩荡荡流入大海,
登高极目远眺,让人心旷神怡。统观全曲,“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安排有序,旋律悠扬,技巧华丽。写景,写情,情景交融,不愧是古琴曲
中的上乘之作! 
发表于 2012/11/1 12:36:30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