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ON C
浏览量:9293 回帖数:0
1楼
呵呵,当然是形容水波的咯,象湖水一般流动着的旋律。看看曲子的来头就知道了:
这一首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五声音阶作品的流传,对筝乐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乐曲系于1938年由娄树华先生根据古曲《归去来》的片断素材加以编曲,变化发展而成
:标题则取自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一句,曲意在描绘夕阳
西下之际,碧波万顷的湖面上,渔民们款乃归舟,尽兴抒发欢愉之情,旋律优美、流畅、
素雅、恬静、脍炙人口,韵味隽永。关于《渔舟唱晚》一曲的由来,近年来亦有一种说法
指系金灼南先生根据山江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日》、《流水激石
》改编而成,其后,金先生将此曲传授娄树华,娄先生再于1938年加以改编。
晚辈再问一个QUESTION
古筝<<渔舟唱晚>>中为何历音如此多?特别是乐曲收束时一上历音接一下历音
最为显著,大量用历音想表现什么感情?
甚企RE!
呵呵,当然是形容水波的咯,象湖水一般流动着的旋律。看看曲子的来头就知道了:
这一首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五声音阶作品的流传,对筝乐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乐曲系于1938年由娄树华先生根据古曲《归去来》的片断素材加以编曲,变化发展而成
:标题则取自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一句,曲意在描绘夕阳
西下之际,碧波万顷的湖面上,渔民们款乃归舟,尽兴抒发欢愉之情,旋律优美、流畅、
素雅、恬静、脍炙人口,韵味隽永。关于《渔舟唱晚》一曲的由来,近年来亦有一种说法
指系金灼南先生根据山江民间传统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日》、《流水激石
》改编而成,其后,金先生将此曲传授娄树华,娄先生再于1938年加以改编。
晚辈再问一个QUESTION
古筝<<渔舟唱晚>>中为何历音如此多?特别是乐曲收束时一上历音接一下历音
最为显著,大量用历音想表现什么感情?
甚企RE!
发表于 2012/9/10 10:4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