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看了省团新年民族音乐会彩排
浏览量:9786 回帖数:0
1楼
当时没带纸笔,仅凭记忆曲目大致有(可能有一两个遗漏)
1.民族吹打乐 《普天同庆》 朱晓谷的版本
2.男女声重唱 《走进新时代》 民乐队伴奏
3.古筝独奏 《霸王别姬》编曲、演奏: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分会秘书长 王中山
根据京剧曲牌《夜深沉》改编。用一架大鼓伴奏。
这回可见识古筝名家的演奏了,总体感觉弹得异常潇洒,慢板铿锵
而有风韵,快板音依然那么清澈明亮又不失力度,好象有不少左手
的新技术,听起来真是畅快淋漓!
4.二胡协奏 《红梅主题随想曲》 二胡:于红梅
果然不愧为年轻一代二胡家中的佼佼者,名不虚传啊!瘦瘦小小的,
出手的音却个个极其厚实有质感,即使高把位的(好像有个音是五
把的)都没有劈裂之感,就当前的演奏水平来说,肯定已非闵惠芬
老师可比了,真是后浪推前浪啊! 当然,音乐表现也几乎无懈可击。
免费现场听了一把这样的演出,赚死了!
5.笙独奏 《秦王破阵乐》 演奏者忘记了,不好意思。不过也很精彩,尤其对
我这种没有现场听过笙独奏的,呵呵。
6.双二胡 《二泉映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来就是所谓“新民乐”。省歌舞
团的两个年轻骨干,男的就是那天排练在指挥左手边的高胡首席,女
的就是排练时代替于红梅当主奏的那个,二胡系在腰上拉,一个在一
边,最后走到一起拉华彩。女的大家见识过了,男的水平要高出一些。
7.唢呐、舞蹈、独唱 《十送红军》独奏的忘了,呵呵。
8.男声独唱 《再见了,大别山》
9.民乐合奏 《八月桂花遍地开》
10.管乐合奏与黄梅戏 名字忘了,好象是“徽韵……”,很精彩,有笛子、巴乌、低
中音两把笙、唢呐(去了中间的木管,只留两端,模拟人的唱腔非
常逼真)、还有陈老师的埙,三个黄梅戏段子。
11.百笛合奏 《姑苏行》安徽各地百余人合奏,陈惠龙领奏,还有一支三米长的
巨笛,三个人一起吹(好象和蒋国基的不一样,象是三只连起来的)
12.合奏 《拉德茨基进行曲》
再想起来再补充。
当时没带纸笔,仅凭记忆曲目大致有(可能有一两个遗漏)
1.民族吹打乐 《普天同庆》 朱晓谷的版本
2.男女声重唱 《走进新时代》 民乐队伴奏
3.古筝独奏 《霸王别姬》编曲、演奏: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分会秘书长 王中山
根据京剧曲牌《夜深沉》改编。用一架大鼓伴奏。
这回可见识古筝名家的演奏了,总体感觉弹得异常潇洒,慢板铿锵
而有风韵,快板音依然那么清澈明亮又不失力度,好象有不少左手
的新技术,听起来真是畅快淋漓!
4.二胡协奏 《红梅主题随想曲》 二胡:于红梅
果然不愧为年轻一代二胡家中的佼佼者,名不虚传啊!瘦瘦小小的,
出手的音却个个极其厚实有质感,即使高把位的(好像有个音是五
把的)都没有劈裂之感,就当前的演奏水平来说,肯定已非闵惠芬
老师可比了,真是后浪推前浪啊! 当然,音乐表现也几乎无懈可击。
免费现场听了一把这样的演出,赚死了!
5.笙独奏 《秦王破阵乐》 演奏者忘记了,不好意思。不过也很精彩,尤其对
我这种没有现场听过笙独奏的,呵呵。
6.双二胡 《二泉映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来就是所谓“新民乐”。省歌舞
团的两个年轻骨干,男的就是那天排练在指挥左手边的高胡首席,女
的就是排练时代替于红梅当主奏的那个,二胡系在腰上拉,一个在一
边,最后走到一起拉华彩。女的大家见识过了,男的水平要高出一些。
7.唢呐、舞蹈、独唱 《十送红军》独奏的忘了,呵呵。
8.男声独唱 《再见了,大别山》
9.民乐合奏 《八月桂花遍地开》
10.管乐合奏与黄梅戏 名字忘了,好象是“徽韵……”,很精彩,有笛子、巴乌、低
中音两把笙、唢呐(去了中间的木管,只留两端,模拟人的唱腔非
常逼真)、还有陈老师的埙,三个黄梅戏段子。
11.百笛合奏 《姑苏行》安徽各地百余人合奏,陈惠龙领奏,还有一支三米长的
巨笛,三个人一起吹(好象和蒋国基的不一样,象是三只连起来的)
12.合奏 《拉德茨基进行曲》
再想起来再补充。
发表于 2012/7/22 10:3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