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在笛韵论坛上的帖子
浏览量:9164 回帖数:0
1楼
当然还是优先放在自家版面上咯!
原帖:我在许多网站的考级上看到了春到湘江列在8级曲,而我自认为大概5级左右
就因该有这样的水平,相反,那牧民新歌却在5级曲目里就已经有了要求,我想这
首曲如果要吹得好的话没有中高级水平是不行的,所以把这两首掉一下位还差不多。
哪位朋友能告诉我划分的原则吗。
我也来说说吧。我的演奏体会是,就完成曲子来说,《牧民新歌》都要比《春到湘
江》容易得多。我想后者高出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音区转换 前者基本都在中音区,后者的音域不单单体现在一个倍高音上,而是
整体上所用的音域就更宽,而且音区的转换要频繁得多。整个曲子要让人感到顺畅,
就必须把整个音域吹通,比如两段吐音在在三四个小节内就用到从低3到高3的宽度,
如果变换不好有的音甚至都会吹不响,何谈音准?气息变换要自如才行,高音区要通
畅富有共鸣,这是非常吃功夫的,有些名家都做得不够好;
2、层层推进直到高潮时的气息和手指的运用 后半段乐曲速度越来越快,情绪越
来越高,对功底和耐力是个很大的挑战,基础差的人恐怕连换气的地方都找不到。
《牧民》中的快板都只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很急的只有临近结尾处的4个小节,别的
即使快板也主要是三吐,而且是快慢相间的(这样说不太科学,应该说音符密度疏密
相间),演奏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休息。而《湘江》不但得不到休息,反而速度越
来越快,音符的密度也越来越大,是个严峻的挑战。
3、高音5 这个音不是简单的能吹响就行,如果不能使高音通畅富于共鸣感,这个音、
甚至高音3都会让人感到过分突出,严重影响曲子的音乐性。
单从完成(不讲深层要求)的角度说,《牧民》只要把相应技巧练熟问题就不大了,
而对《湘江》,这只是一个开始。我想提醒笛友注意,后者的很多难处分开来一句一
句吹就完全感觉不到了,气息永远是最重要的方面。我水平也很一般,吹《湘江》上
过两次台,kuaihuoyu兄听过第一次,那次是老师带着,也不太理想;后一次是自己
上的,要好很多,可惜鱼头兄没听到,呵呵。
(我在系里联欢会上吹的,sunnychen听到了,呵呵。)
当然还是优先放在自家版面上咯!
原帖:我在许多网站的考级上看到了春到湘江列在8级曲,而我自认为大概5级左右
就因该有这样的水平,相反,那牧民新歌却在5级曲目里就已经有了要求,我想这
首曲如果要吹得好的话没有中高级水平是不行的,所以把这两首掉一下位还差不多。
哪位朋友能告诉我划分的原则吗。
我也来说说吧。我的演奏体会是,就完成曲子来说,《牧民新歌》都要比《春到湘
江》容易得多。我想后者高出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音区转换 前者基本都在中音区,后者的音域不单单体现在一个倍高音上,而是
整体上所用的音域就更宽,而且音区的转换要频繁得多。整个曲子要让人感到顺畅,
就必须把整个音域吹通,比如两段吐音在在三四个小节内就用到从低3到高3的宽度,
如果变换不好有的音甚至都会吹不响,何谈音准?气息变换要自如才行,高音区要通
畅富有共鸣,这是非常吃功夫的,有些名家都做得不够好;
2、层层推进直到高潮时的气息和手指的运用 后半段乐曲速度越来越快,情绪越
来越高,对功底和耐力是个很大的挑战,基础差的人恐怕连换气的地方都找不到。
《牧民》中的快板都只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很急的只有临近结尾处的4个小节,别的
即使快板也主要是三吐,而且是快慢相间的(这样说不太科学,应该说音符密度疏密
相间),演奏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休息。而《湘江》不但得不到休息,反而速度越
来越快,音符的密度也越来越大,是个严峻的挑战。
3、高音5 这个音不是简单的能吹响就行,如果不能使高音通畅富于共鸣感,这个音、
甚至高音3都会让人感到过分突出,严重影响曲子的音乐性。
单从完成(不讲深层要求)的角度说,《牧民》只要把相应技巧练熟问题就不大了,
而对《湘江》,这只是一个开始。我想提醒笛友注意,后者的很多难处分开来一句一
句吹就完全感觉不到了,气息永远是最重要的方面。我水平也很一般,吹《湘江》上
过两次台,kuaihuoyu兄听过第一次,那次是老师带着,也不太理想;后一次是自己
上的,要好很多,可惜鱼头兄没听到,呵呵。
(我在系里联欢会上吹的,sunnychen听到了,呵呵。)
发表于 2012/7/18 6:4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