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节目单及简介初稿
浏览量:5518 回帖数:0
          
            
            1楼
          
            
              
注:以下只是节目的简短介绍。节目次序须同串场词一齐确定。大家看看
有没有什么不妥。
民族管弦乐合奏 《瑶族舞曲》 刘铁山、茅沅曲,彭修文改编
全团合奏
作者充分发挥民族管弦乐队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音色、速度、力度
等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自彭修文先生
五十年代改编以来,久演不衰,成为民族管弦乐合奏中最负盛名的曲目之
一。
民族管弦乐合奏 《灯节》 彭正元曲
全团合奏
作品表现了元宵佳节水乡灯会的热闹欢快的场景。千姿百态的彩灯,
震耳欲聋的锣鼓,绘声绘色的表演.欢天喜地的人群构成了一幅江南节日
里的民俗画。作曲家构思大胆,配器巧妙。此曲曾荣获群众文艺的最高奖
——全国群星奖金奖。
民乐合奏 《紫竹调》 沪剧曲牌 彭修文改编
全团合奏
原是沪剧曲牌,曲调优美抒情,后被改编为多种形式的民乐合奏曲。
曲调随和,从容,优雅,极具水乡风韵。彭修文先生改编的版本,通过旋
律多次的反复,变奏,多种乐器的领奏、合奏,在绚烂之中托出了旖旎的
江南风色。
民乐合奏 《邮递马车》 日本民歌 朱晓谷改编
全团合奏
以日本民歌为素材改编的民乐合奏曲,描绘了邮递马车奔跑的形象与
人们盼望马车到来的喜悦心情。
民乐合奏 《故乡的亲人》 美国民歌 朱晓谷改编
全团合奏
以美国民歌改编的乐曲,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恋
之情。
筝与钢琴 《临安遗恨》 何占豪曲
筝:姚远 钢琴:李柯
该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乐曲时长达15分钟,作曲家从传统乐曲《满
江红》和郭沫若的著名话剧《岳飞》中汲取了灵感,突破传统表现手法。乐
曲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于临安(今杭州)狱中。在走
向刑场的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
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
琵琶独奏 《竹楼琴声》 曾庆蓉作曲
演奏:金曦
以西南少数民族地方音调为素材创作,旋律清丽、别致。曲中琵琶数处
模仿巴乌、叮琴等少数民族乐器效果,使乐曲倍添情趣。
中阮独奏 《睡莲》
演奏:叶凌之
清新淡雅的音调生动地描画了睡莲端庄文静的气质,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
追求自在的心境。
二胡独奏 《豫北叙事曲》 刘文金曲
二胡独奏:张顺 钢琴伴奏:闫露
创作于60年代初,采用河南地方音调写成,描写了豫北人民对过去苦难生
活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乐曲通过对比性的两个主题以及它们的变奏、发
展,深刻地提示出解放前后豫北人民在精神面貌上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唤起人
们对今后美好生活的遐想。此曲曾作为新作品在1963年的“第四届上海之春全
国二胡独奏比赛”中演奏,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从题材、内容、曲式、技巧
到二胡的表现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与突破,它和刘文金的另一首作品
《三门峡畅想曲》一起,被誉为继刘天华以后又一个二胡作品的里程碑。
二胡齐奏 《光明行》 刘天华曲
演奏:张顺、蒋菲菲、夏婧、史宁煜、罗瑞
乐曲以振奋、激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表达了人们追求光明,渴望□□进
步的决心,虽然屡遭挫折与失败,仍然满怀希望地探索着出路,是上世纪三十
年代罕见的一首具有民族气派的进行曲风格的民族器乐作品。这首乐曲借鉴了
许多西洋的作曲技法,但在音乐风格上完全属于中国民族乐派,是将西洋作品
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创作典范。
竹笛独奏 《姑苏行》 江先渭曲
演奏:龚芳菲
根据昆曲曲调改编。乐曲以抒情恬美、色彩明丽,富于诗意的旋律,展现
了苏州园林典雅清丽的气质,表达了游人对江南由衷的赞美。极富变化特点的
节奏和南方笛曲特有的演奏技法,呈现出典型的江南音乐风貌。全曲结构严谨,
素材精炼,格调清雅,亲切感人,是最受听众欢迎的竹笛独奏曲之一。
葫芦丝独奏 《傣寨情歌》 王次恒曲
演奏:李柯
通过富有地方色彩的傣族音调,描绘傣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恋情与载歌载舞
的动人场面。
            
            
       
              
                  
            
          
          
        注:以下只是节目的简短介绍。节目次序须同串场词一齐确定。大家看看
有没有什么不妥。
民族管弦乐合奏 《瑶族舞曲》 刘铁山、茅沅曲,彭修文改编
全团合奏
作者充分发挥民族管弦乐队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音色、速度、力度
等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自彭修文先生
五十年代改编以来,久演不衰,成为民族管弦乐合奏中最负盛名的曲目之
一。
民族管弦乐合奏 《灯节》 彭正元曲
全团合奏
作品表现了元宵佳节水乡灯会的热闹欢快的场景。千姿百态的彩灯,
震耳欲聋的锣鼓,绘声绘色的表演.欢天喜地的人群构成了一幅江南节日
里的民俗画。作曲家构思大胆,配器巧妙。此曲曾荣获群众文艺的最高奖
——全国群星奖金奖。
民乐合奏 《紫竹调》 沪剧曲牌 彭修文改编
全团合奏
原是沪剧曲牌,曲调优美抒情,后被改编为多种形式的民乐合奏曲。
曲调随和,从容,优雅,极具水乡风韵。彭修文先生改编的版本,通过旋
律多次的反复,变奏,多种乐器的领奏、合奏,在绚烂之中托出了旖旎的
江南风色。
民乐合奏 《邮递马车》 日本民歌 朱晓谷改编
全团合奏
以日本民歌为素材改编的民乐合奏曲,描绘了邮递马车奔跑的形象与
人们盼望马车到来的喜悦心情。
民乐合奏 《故乡的亲人》 美国民歌 朱晓谷改编
全团合奏
以美国民歌改编的乐曲,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恋
之情。
筝与钢琴 《临安遗恨》 何占豪曲
筝:姚远 钢琴:李柯
该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乐曲时长达15分钟,作曲家从传统乐曲《满
江红》和郭沫若的著名话剧《岳飞》中汲取了灵感,突破传统表现手法。乐
曲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于临安(今杭州)狱中。在走
向刑场的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
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
琵琶独奏 《竹楼琴声》 曾庆蓉作曲
演奏:金曦
以西南少数民族地方音调为素材创作,旋律清丽、别致。曲中琵琶数处
模仿巴乌、叮琴等少数民族乐器效果,使乐曲倍添情趣。
中阮独奏 《睡莲》
演奏:叶凌之
清新淡雅的音调生动地描画了睡莲端庄文静的气质,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
追求自在的心境。
二胡独奏 《豫北叙事曲》 刘文金曲
二胡独奏:张顺 钢琴伴奏:闫露
创作于60年代初,采用河南地方音调写成,描写了豫北人民对过去苦难生
活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乐曲通过对比性的两个主题以及它们的变奏、发
展,深刻地提示出解放前后豫北人民在精神面貌上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唤起人
们对今后美好生活的遐想。此曲曾作为新作品在1963年的“第四届上海之春全
国二胡独奏比赛”中演奏,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从题材、内容、曲式、技巧
到二胡的表现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与突破,它和刘文金的另一首作品
《三门峡畅想曲》一起,被誉为继刘天华以后又一个二胡作品的里程碑。
二胡齐奏 《光明行》 刘天华曲
演奏:张顺、蒋菲菲、夏婧、史宁煜、罗瑞
乐曲以振奋、激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表达了人们追求光明,渴望□□进
步的决心,虽然屡遭挫折与失败,仍然满怀希望地探索着出路,是上世纪三十
年代罕见的一首具有民族气派的进行曲风格的民族器乐作品。这首乐曲借鉴了
许多西洋的作曲技法,但在音乐风格上完全属于中国民族乐派,是将西洋作品
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创作典范。
竹笛独奏 《姑苏行》 江先渭曲
演奏:龚芳菲
根据昆曲曲调改编。乐曲以抒情恬美、色彩明丽,富于诗意的旋律,展现
了苏州园林典雅清丽的气质,表达了游人对江南由衷的赞美。极富变化特点的
节奏和南方笛曲特有的演奏技法,呈现出典型的江南音乐风貌。全曲结构严谨,
素材精炼,格调清雅,亲切感人,是最受听众欢迎的竹笛独奏曲之一。
葫芦丝独奏 《傣寨情歌》 王次恒曲
演奏:李柯
通过富有地方色彩的傣族音调,描绘傣族青年男女之间的恋情与载歌载舞
的动人场面。
                    
	
发表于 2011/8/24 2:1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