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拉丁语想到的——蒋宇利
浏览量:6125 回帖数:0
          
            
            1楼
          
            
              
 
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的拉丁语,曾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兴盛成为地中海广大地区的官方
语言,也随着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的崩溃,逐渐分化形成了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西班
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如今,它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其作为日常交
流的语言了。也就是说,拉丁语是早已凝固的"死"语言了。既然它辉煌过,虽死犹荣,
它的死反而令其更有价值。正因为它的死,才可以用来作为国际上学术界许多领域交流
的学术用语。众所周知,生物学科物种和部位的学名,必须用拉丁语命名,医学属于生
物学科,所有解剖名词都必须以拉丁语作为正式名称。药品处方在国际上也必须是拉丁
语。什么道理? 一方面是由于拉丁语语法严谨、语意确切,具有丰富的构词词素,更重
要的就是它是凝固的语言。试想,用英语行吗?虽然英语很流行,但"流派太多",而且
还不断更新--"改革"。14世纪莎士比亚用当时的英语写的剧本,如果不翻译,现在的英
国人几乎无人认得。用这样的语言命名,比如某种昆虫、古生物或内脏器官,若干年后
大家又不知是什么了,隔几年就要修改各专业辞典。看来语言也是有分工的。像外交之
类风云变换、变化莫测以及计算机等飞速发展的领域,交流的语言、术语,用多变且不
守"规律"的英语较合适。但在较传统规矩的领域、考古等方面,还是拉丁语实在。从这
个意义上,拉丁语并没有死,反而能更长久地活下去,起码要比现在的英语活得长。
有好心人怕昆曲死亡,拼命地改呀、变呀!是的,□□许多剧种在改、在变,可那都是
些新兴剧种,本来就没成熟。你跟着它们跑什么呢?昆曲(剧)的任务就是守住这块传
统,至死不渝!!!它就是给□□戏曲乃至□□艺术领域作传统示范的,全国昆剧指导
委员会给昆剧院团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这样定的。昆剧也跟着□□剧种一样改革了,将来
拿什么作为传统的标准物呢?现在有高精尖的技术测定长度、质量,比如用激光、原子
振荡等技术,但为什么国际上仍保留标准米、千克的白金标准品呢?不符合现代节奏,
不是高科技,因此将其重新加工、包装,改造。真要这样,所有高科技将因失去原始标
准而无所适从,引起一轮又一轮的学术大论战和混乱。所以说,怕昆曲(剧)的死亡是
多余的。我敢下这样的结论:越是固守传统,昆剧的生命力越强,不改不亡,越改越
亡。有了传统的昆剧在,才可能让□□剧种放心地去改革,去创新,去尝试,不行了还
能再回头重来。如果连昆剧也跟着跑了,那真是断了根了,刨了祖坟了。必须明确,昆
剧与□□剧种的分工不同。昆剧相当于拉丁语的作用,京剧、□□地方戏相当于英语等
不断变化的语种。
(注:虽然也有许多死去或濒临死亡的小语种,在某些方面也有研究价值,但它们不像
拉丁语那样曾大范围地作过官方语言,有着丰富的词汇和涵盖力,因此不能作为学术交
流用语。同样,许多古老的地方戏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不能与昆剧所担
负的更重要的作用和任务相比。)
            
            
       
              
                  
            
          
          
        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的拉丁语,曾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兴盛成为地中海广大地区的官方
语言,也随着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的崩溃,逐渐分化形成了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西班
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如今,它已经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其作为日常交
流的语言了。也就是说,拉丁语是早已凝固的"死"语言了。既然它辉煌过,虽死犹荣,
它的死反而令其更有价值。正因为它的死,才可以用来作为国际上学术界许多领域交流
的学术用语。众所周知,生物学科物种和部位的学名,必须用拉丁语命名,医学属于生
物学科,所有解剖名词都必须以拉丁语作为正式名称。药品处方在国际上也必须是拉丁
语。什么道理? 一方面是由于拉丁语语法严谨、语意确切,具有丰富的构词词素,更重
要的就是它是凝固的语言。试想,用英语行吗?虽然英语很流行,但"流派太多",而且
还不断更新--"改革"。14世纪莎士比亚用当时的英语写的剧本,如果不翻译,现在的英
国人几乎无人认得。用这样的语言命名,比如某种昆虫、古生物或内脏器官,若干年后
大家又不知是什么了,隔几年就要修改各专业辞典。看来语言也是有分工的。像外交之
类风云变换、变化莫测以及计算机等飞速发展的领域,交流的语言、术语,用多变且不
守"规律"的英语较合适。但在较传统规矩的领域、考古等方面,还是拉丁语实在。从这
个意义上,拉丁语并没有死,反而能更长久地活下去,起码要比现在的英语活得长。
有好心人怕昆曲死亡,拼命地改呀、变呀!是的,□□许多剧种在改、在变,可那都是
些新兴剧种,本来就没成熟。你跟着它们跑什么呢?昆曲(剧)的任务就是守住这块传
统,至死不渝!!!它就是给□□戏曲乃至□□艺术领域作传统示范的,全国昆剧指导
委员会给昆剧院团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这样定的。昆剧也跟着□□剧种一样改革了,将来
拿什么作为传统的标准物呢?现在有高精尖的技术测定长度、质量,比如用激光、原子
振荡等技术,但为什么国际上仍保留标准米、千克的白金标准品呢?不符合现代节奏,
不是高科技,因此将其重新加工、包装,改造。真要这样,所有高科技将因失去原始标
准而无所适从,引起一轮又一轮的学术大论战和混乱。所以说,怕昆曲(剧)的死亡是
多余的。我敢下这样的结论:越是固守传统,昆剧的生命力越强,不改不亡,越改越
亡。有了传统的昆剧在,才可能让□□剧种放心地去改革,去创新,去尝试,不行了还
能再回头重来。如果连昆剧也跟着跑了,那真是断了根了,刨了祖坟了。必须明确,昆
剧与□□剧种的分工不同。昆剧相当于拉丁语的作用,京剧、□□地方戏相当于英语等
不断变化的语种。
(注:虽然也有许多死去或濒临死亡的小语种,在某些方面也有研究价值,但它们不像
拉丁语那样曾大范围地作过官方语言,有着丰富的词汇和涵盖力,因此不能作为学术交
流用语。同样,许多古老的地方戏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不能与昆剧所担
负的更重要的作用和任务相比。)
                    
	
发表于 2011/7/30 2:3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