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团团史.崛起篇.第一章 蛰 伏』
浏览量:5940 回帖数:0
          
            
            1楼
          
            
              
中 编 崛 起 篇
第一章 蛰 伏
Old longings nomadic leap,
Chafing at custom's chain;
Again from its brumal sleep
Wakens the ferine strain.
——《The Call of the Wild》
成功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很快到来。在2002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里,民乐团创立
工作的脚步停滞不前。预想中的官方援助并没有到来,得不到有力支持的年轻人们不可
避免的陷入了困境。而此时民乐队的倡导者和灵魂人物宋志伟因为确有事务缠身,已经
在事实上退出了民乐团的创立工作。而另一骨干人物朱凯同志,由于毕业的缘故又将离
去。科大民乐团的创建工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众所周知,成立民族乐队这样的专业社团,且不说合法手续的办理如何如何,就拿
乐团必须的乐器设备来说,如果得不到校方的经济支持,想要成立民乐团那是一件非常
困难的事情。而即使冒冒失失的拉起民乐团的大旗,如果没有经费来源和设备支持,要
维护和发展民乐团,那是一个Impossible Mission。现在想来,当时我和几位同仁辗转
于各个晚会之间打出民乐队的旗号,颇有点“无知者无畏”的味道。
既便在2002年上半年致力于创建科大民乐团的人们还有什么零星的活动,那也于大
局无补。大伙儿变得有些焦躁,而更多的则是迷茫。这个时期刘桂琳的一则题为“同志
们,还要干等吗?”的帖子,可以部分折射出那时我们面临的困境和所处的心态[6]。
这则帖子发表于2002年3月31日,在这则帖子开头的第一句刘桂琳同志使用了一个
适于表达强烈感情的反问修辞:“假如民乐队的事已被不幸搁置,我们就这样一直干等
下去吗?”。很不幸的是,事实上民乐队的事真的已经被搁置了。有时候,这种在学校
看来实用性较强投入较大而暂时又看不到眼前有何需求的社团,除非迫在眉睫,一般有
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学校领导,可能暂时会权衡轻重将其放在一边——在编程理论
里这叫作“事件驱动型”。对于民乐团而言,不幸的是它恰好属于这种类型;而更不幸
的是,暂时人们还看不到有什么事件能够构成驱动。
局面,似乎已经颇有几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味道了。
眼见学校支持暂时无望,刘桂琳在这则帖子里提出能不能先成立一个“民间民乐队”
,“等学校看咱们干得红红火火,自然就会动心”;即使退一步讲得不到学校的支持,
我们这些热爱民乐的年轻人也可以自己一步步的干起来。整篇帖子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并为困境中的人们建议了一条看似也颇为可行的出路,主要的思路便是
自谋出路,“竖起招兵旗”,就不怕没有“吃粮人”。
可是,很多事情真正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仅仅要考虑经费、设施
等硬件条件,还要算计上人性这个软性条件。不可否认,刘桂琳是我所有认识的民乐爱
好者中,对民乐热爱得最深沉也是最有才华的朋友之一。但事实上热情这东西同政客们
的那些天花乱坠的承诺一样,是我们最不能作为根本倚靠的东西,尤其是在要将其作为
最终唯一倚靠的时候。且不提硬件条件,仅仅没有正式名份、“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
项,便决定很难靠一时的热情维系一个团体长久的生存,遑论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了——
尤其在科大这个学业繁重的大环境下,更不能保证所有的成员长期保有一颗热情洋溢的
心。而我们在那个“史前时代”,其实就是靠着一腔热血在维系着民乐团的梦想,但事
实上,效果并不理想,作为当事人,在参加活动时颇有游兵散勇的感觉,底气并不那么
足。而且,真正凝聚在一起的,只有那么几个铁杆人物,不少人都在事实上先后退出了。
而这个主要靠热情维持的时期,也很不幸的被笔者归为“史前”时代…… :P
难道,科大民乐团的旗帜,就只能永远的飘扬在梦想之中吗?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参考文献】
1、张凤翔(Windance),“中国科大学生民族乐团简况”,迷天.民乐清音板,
2004年03月11日,置底;
2、宋志伟(Roy_Song),“喜欢民族音乐的看过来”,迷天.古典音乐板,2001
年10月14日,第1352篇;
3、宋志伟(Roy_Song),“首次聚会讨论内容”,迷天.古典音乐板,2001年10
月29日,第1376篇;
4、张凤翔(Windance),“民乐队近期动态”,迷天.古典音乐板,2001年11月
26日,第1423篇;
5、张凤翔(Windance),“民乐爱好者第三次聚会——金色草地篇”, 迷天.古
典音乐板,2001年11月29日,第1425篇;
6、刘桂琳(Ocean_Storm),“同志们,还要干等吗?”, 迷天.古典音乐板,2002
年3月31日,第1517篇;
(未完待续)
            
            
       
              
                  
            
          
          
        中 编 崛 起 篇
第一章 蛰 伏
Old longings nomadic leap,
Chafing at custom's chain;
Again from its brumal sleep
Wakens the ferine strain.
——《The Call of the Wild》
成功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很快到来。在2002年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里,民乐团创立
工作的脚步停滞不前。预想中的官方援助并没有到来,得不到有力支持的年轻人们不可
避免的陷入了困境。而此时民乐队的倡导者和灵魂人物宋志伟因为确有事务缠身,已经
在事实上退出了民乐团的创立工作。而另一骨干人物朱凯同志,由于毕业的缘故又将离
去。科大民乐团的创建工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众所周知,成立民族乐队这样的专业社团,且不说合法手续的办理如何如何,就拿
乐团必须的乐器设备来说,如果得不到校方的经济支持,想要成立民乐团那是一件非常
困难的事情。而即使冒冒失失的拉起民乐团的大旗,如果没有经费来源和设备支持,要
维护和发展民乐团,那是一个Impossible Mission。现在想来,当时我和几位同仁辗转
于各个晚会之间打出民乐队的旗号,颇有点“无知者无畏”的味道。
既便在2002年上半年致力于创建科大民乐团的人们还有什么零星的活动,那也于大
局无补。大伙儿变得有些焦躁,而更多的则是迷茫。这个时期刘桂琳的一则题为“同志
们,还要干等吗?”的帖子,可以部分折射出那时我们面临的困境和所处的心态[6]。
这则帖子发表于2002年3月31日,在这则帖子开头的第一句刘桂琳同志使用了一个
适于表达强烈感情的反问修辞:“假如民乐队的事已被不幸搁置,我们就这样一直干等
下去吗?”。很不幸的是,事实上民乐队的事真的已经被搁置了。有时候,这种在学校
看来实用性较强投入较大而暂时又看不到眼前有何需求的社团,除非迫在眉睫,一般有
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的学校领导,可能暂时会权衡轻重将其放在一边——在编程理论
里这叫作“事件驱动型”。对于民乐团而言,不幸的是它恰好属于这种类型;而更不幸
的是,暂时人们还看不到有什么事件能够构成驱动。
局面,似乎已经颇有几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味道了。
眼见学校支持暂时无望,刘桂琳在这则帖子里提出能不能先成立一个“民间民乐队”
,“等学校看咱们干得红红火火,自然就会动心”;即使退一步讲得不到学校的支持,
我们这些热爱民乐的年轻人也可以自己一步步的干起来。整篇帖子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并为困境中的人们建议了一条看似也颇为可行的出路,主要的思路便是
自谋出路,“竖起招兵旗”,就不怕没有“吃粮人”。
可是,很多事情真正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仅仅要考虑经费、设施
等硬件条件,还要算计上人性这个软性条件。不可否认,刘桂琳是我所有认识的民乐爱
好者中,对民乐热爱得最深沉也是最有才华的朋友之一。但事实上热情这东西同政客们
的那些天花乱坠的承诺一样,是我们最不能作为根本倚靠的东西,尤其是在要将其作为
最终唯一倚靠的时候。且不提硬件条件,仅仅没有正式名份、“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
项,便决定很难靠一时的热情维系一个团体长久的生存,遑论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了——
尤其在科大这个学业繁重的大环境下,更不能保证所有的成员长期保有一颗热情洋溢的
心。而我们在那个“史前时代”,其实就是靠着一腔热血在维系着民乐团的梦想,但事
实上,效果并不理想,作为当事人,在参加活动时颇有游兵散勇的感觉,底气并不那么
足。而且,真正凝聚在一起的,只有那么几个铁杆人物,不少人都在事实上先后退出了。
而这个主要靠热情维持的时期,也很不幸的被笔者归为“史前”时代…… :P
难道,科大民乐团的旗帜,就只能永远的飘扬在梦想之中吗?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参考文献】
1、张凤翔(Windance),“中国科大学生民族乐团简况”,迷天.民乐清音板,
2004年03月11日,置底;
2、宋志伟(Roy_Song),“喜欢民族音乐的看过来”,迷天.古典音乐板,2001
年10月14日,第1352篇;
3、宋志伟(Roy_Song),“首次聚会讨论内容”,迷天.古典音乐板,2001年10
月29日,第1376篇;
4、张凤翔(Windance),“民乐队近期动态”,迷天.古典音乐板,2001年11月
26日,第1423篇;
5、张凤翔(Windance),“民乐爱好者第三次聚会——金色草地篇”, 迷天.古
典音乐板,2001年11月29日,第1425篇;
6、刘桂琳(Ocean_Storm),“同志们,还要干等吗?”, 迷天.古典音乐板,2002
年3月31日,第1517篇;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1/6/28 20:1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