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行,不算小结

楼主

teddy [离线]

0☆☆☆☆☆

发帖数:98 积分:368
1楼

  两天的北京之行结束了。26日晚国安剧院里的中科院青年联合会换届会议文艺汇演
,合奏瑶族与花好月圆,也算是咱们团第一次在外地演出,这样的机会弥足珍惜。得特
别感谢校团委、校党政办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方面,从
演出服的制作,乐器的准备、行宿的安排,直到考试时间的协调、假条的撰写(这只是我
所见到的,而我见不到的幕后的工作只会更多)。当我们在舞台上一展身手时,请不要将
这些都淡忘。而许多同志在极其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训练、演出,乃至
在北京的闲暇时刻还抽出书来自习,也着实令人感动。

  26日在国安剧院,大家都非常辛苦,绝大部分同志头一夜在颠簸的车厢里休息不甚
充分,乃至整宿未眠。一整天在剧院里,上午节目预览,中午加练,下午走台,晚间演
出,好在导演看来比较好说话,没有挑太多的刺。上午刚上舞台的那次演奏感觉真是挺
不好的,大伙儿又重演了“舞台不适应症”,稍大的空间里声音一散,自己就心虚了,
各声部间互相听不见,找不准点,打击部也变得畏首畏尾起来。好在中午的侧台加练,
大家算是适应了环境,脑袋也不像刚下火车那么晕了,总算找到了感觉。下午的走台与
晚上的演出,都算是顺利完成,效果也还不错,大伙儿演奏过后,似乎是头一次“自我
感觉良好”,:P。总体来说,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自然,想要我们不放炮是不可能的,大小失误还是有不少,如走台时拉弦部一些段
落的混乱,演出时弹拨齐奏变了卡农,打击部找错了点等等,也算是我们水平有限,这
些近乎随机出现错误的确难以避免。最大的意外倒不是我们演奏员所造成的,得怪那个
作用与副作用都挺大的活动舞台与密若蛛网的信号电缆,上台时扯断了一根话筒线,下
台更是拉倒了一批谱架,差点儿掀翻了扬琴,嗯,据说还让彭鹏整个儿“飞”了起来。
不知道录像里能否看到这段,也算是百年一遇啦。

  当晚居然还邀请了数位名家登台,这算是首都绝大的优势。其中名声最大者,莫过
冯巩、牛群二人了,他们登场时,后台为之一空,八九成的演员都跑到侧台去“看活的
”了,:)。小有名气的民歌演唱员谭晶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连续加演了两支曲目。不
过对于我们而言,更看重的还是实力派琵琶演奏家章红艳的到场。大约是为了取悦观众
,她演奏的还是名声最大的十面,一曲终了,翩然而去,好在去了贵宾室而不是剧院出
口。于是乎,继“水涨船高,共同进步”、“原民族音乐之花在科大永存”之后,我们
又多了个“乐声同在”(顺便提一句,这几条题词中,章的书法是最优秀的)。还有个小
插曲,章起初似乎以为“中科大”是北京的学校,留了个手机号,让我们随时找她,末
了才晓得,原来这一帮家伙都是打合肥过来的啊。

  昏天黑地大睡一宿,虽则不少同志居然没找着盖被,披着床单仗着空调撑了过去。2
7日按计划是放松与游历了。与前一天舞台上的挥洒相比,这一日我们的表现要逊色不少
。也许是平日里在309嘻嘻哈哈惯了,团内又一向充盈着民主与自由的空气,这一次我们
可能稍稍迈过了阈值,真理转作了谬误。台下组织性、纪律性似乎还是有所不足,千里
之外,难免教领队极度操心。至于最不愉快的一幕,不想多提,但我个人当时的确说了
不少过头而欠考虑的话,这里先得做自我批评。有些同志性格激烈,这本无可厚非,甚
至在如今更教人欣赏,但太易冲动,在一些场合下是很不适合的且比较不负责任的。我
们不该责人,但请诸位自省。

  前面提过,团委的诸位老师为我们这趟北上操了不少的心,我们不应只看到台前的
事情,而将这些琐碎而寂寞的工作一概抹去。而最令人沮丧的是不为人所理解,乃至抱
怨、微词。这一点大部分同志可能还没什么体会,但当某一天自己负责或参与组织某项
活动时,便可管窥一二了。请大家更多的理解他人,无论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我们向来是个甚为自豪的团队,但自信、自豪绝非自傲
。下半年里,又是中秋专场,又是北上演出,似乎风光无限,但也别忘了省社团文化节
闭幕式的麦城。我们有什么太过骄傲的资本呢?盲目乐观、目中无人、锋芒过甚,对个
人,对乐团今后的发展,都算不得好事。

  嗯,发了不少牢骚,只是提醒一下诸位罢了。总体而言,这次北上还是成功的,嗯
,套话叫“形势大好,问题不少”,大好的形势犯不着多炫耀,暴露出的问题总得多提
几句吧。

  最后——本学期的乐团活动,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请大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期末
考试中去。祝大家新年愉快。
发表于 2011/5/24 10:34:37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