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我的民歌心情[四]
浏览量:5002 回帖数:2
          
            
            1楼
          
            
              
取定某个频率,如100Hz,作为基本音,那么它的二倍频率,200Hz,就是它
的上方八度音。在此之间,以 2^(1/12) 为公比填补□□项成为一个等比
数列,就把基本音到上方八度音之间分成了12份。
由于人的耳朵对声音频率的响应大致为对数形式,这个等比的划分听起来
就成了音高等间隔的、也就是等差的划分了。这种方法确定的音高体系就
是十二平均律。只要再规定一个绝对音高,所有的音就都确定了。国际上
规定小字1组a (中央c上方六度)为440Hz作为标准,民乐队往往取442Hz。
虽然是明朝朱载堉早于西方400多年提出来的,并且给出了极精确的量化
定义(我读过原文,记得每个频率比都被他算到了小数点后25位),但在
中国近现代以前一直没有得到普及。
人耳的响应关系并非严格对数形式,所以钢琴要是调成严格的平均律是
非常可怕的……一般有经验的调琴师把高音区调得略高,低音区调得略
低,听起来就比较舒服了。会钢琴的其实大多不懂调音,于是乎也不见
得懂得律学,呵呵。同样道理,我们的校音器只能作为参考,归根到底
还是灵敏的耳朵最可靠。:)
 
我也是乐盲
不过据说十二平均律是中国人首创
懂钢琴的人一定懂
 
赞
btw
谁来给乐盲如我解释一下十二平均律?
 
            
            
       
              
                  
            
          
          
        取定某个频率,如100Hz,作为基本音,那么它的二倍频率,200Hz,就是它
的上方八度音。在此之间,以 2^(1/12) 为公比填补□□项成为一个等比
数列,就把基本音到上方八度音之间分成了12份。
由于人的耳朵对声音频率的响应大致为对数形式,这个等比的划分听起来
就成了音高等间隔的、也就是等差的划分了。这种方法确定的音高体系就
是十二平均律。只要再规定一个绝对音高,所有的音就都确定了。国际上
规定小字1组a (中央c上方六度)为440Hz作为标准,民乐队往往取442Hz。
虽然是明朝朱载堉早于西方400多年提出来的,并且给出了极精确的量化
定义(我读过原文,记得每个频率比都被他算到了小数点后25位),但在
中国近现代以前一直没有得到普及。
人耳的响应关系并非严格对数形式,所以钢琴要是调成严格的平均律是
非常可怕的……一般有经验的调琴师把高音区调得略高,低音区调得略
低,听起来就比较舒服了。会钢琴的其实大多不懂调音,于是乎也不见
得懂得律学,呵呵。同样道理,我们的校音器只能作为参考,归根到底
还是灵敏的耳朵最可靠。:)
我也是乐盲
不过据说十二平均律是中国人首创
懂钢琴的人一定懂
赞
btw
谁来给乐盲如我解释一下十二平均律?
                    
	
发表于 2011/1/2 18: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