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噪两句,关于“反调”

楼主

投资教练 [离线]

0☆☆☆☆☆

发帖数:98 积分:327
1楼

也许如果我还在团里,我也会拿起一杆枪来指出去。可虽说人人都知道那句,
“人生一世不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但真正面临指责的时候,依然
会感到委屈,感到忿忿。这是人之常情。不管我如何勤奋,依旧常常有人只
听我吹了几个音就扭头走开,扔下两个字,“难听”。今年已经是我习笛的
第八个年头,回头看看总不免有些失落感,但又怎么可能向每个人倾诉自己
吃了多少苦,用了多少功呢。记得一次学校的迎新晚会上,我听到站在旁边
的一个同学说,“国乐都很难听,除了梁祝还凑合”,心里自然很窝火,但
仔细想想,我们的民族音乐的确要发展,比之西乐,音响单薄、噪音大、音
准差等等问题不能说不存在,虽然有自己的长处,但有人无法忍受这些缺点
却也无可厚非。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即使书法之如颜筋柳骨,还是逃不过米芾“丑怪恶札
之祖”的恶评。米芾说得很难听,但颜柳作为法度的代表,失了魏晋的神韵,
宋人重“意”,厚晋薄唐也就不难理解,米芾的恶评虽恶,却也颇有见地。
这位同学提音准,自己也承认是在“骂”了,但音准重要人人皆知,我们音
准有问题也确是事实,那么又何必强调那么多我们有多少付出呢?我们付出
过,努力过,“无愧于心”,又为何容不下别人一句过火话呢。每个人都希
望自己的劳动被承认和肯定,但每名听者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它称出的
份量未必和我们劳动的多少成正比,但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力做好我们
的事而已,称出的斤两既然管不得,又何必汲汲于此。自古文人相轻,没被
骂过的文人怕只可能是最末流的文人,文豪们都被骂过,我们为何骂不得?

还是那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希望看到的当然是一个团结的乐
团,但也希望是一个让同学们感到可以对之畅所欲言、尽抒己见的团体,不
让土壤,不择细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发表于 2010/11/22 2:32:51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