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请问三六等的名称是什么意思?

楼主

woaiyourun [离线]

0☆☆☆☆☆

发帖数:109 积分:346
1楼

  老六板是全国范围内民间流传的一首重要的小曲子,很短,总共六句组成,
是一系列民间乐曲的“母本”。八板是在其中又插入两句,基本构造与老六板
无甚区别,有时两个名称也混用。

  江南丝竹中有九成以上的曲目是由老六板加花变奏衍生而成的。如最典型
的一组放慢加花:老六板-快六-中花六板-慢六。三六,是全曲中老六板的基本
母题出现三次,尾巴上再缀一个极简短的尾声。

  江南丝竹以外,其它地方乐种中也有诸多老六板的衍生曲目。大家耳熟能
详的聂耳编曲的《金蛇狂舞》实际上也是由老六板发展而来的。

  全凭N年前的印象写的,具体你可以再google一下。




江南丝竹里经常有这样的名字,三六 老六板等 还有民间曲子八板等 是说什么意思?板
式么,如果是那到底是什么东东?誰能讲个明白

发表于 2010/9/1 20:04:35

yoyochuan [离线]

0☆☆☆☆☆

发帖数:113 积分:463
2楼

04年春天还在科大的时候,去北京天文台实习一周,读了一遍
《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中的《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
(武汉音乐学院写的)里面有所述及,可惜书现在被人借去了,
凭记忆大致是这样:

“三”、“六”之名来自一种中国传统记谱法“二四谱”,
其唱名由“二三四五六(音路)七八”组成,相当于现代唱名
的so la do re mi so la,那么三六就是la mi,是羽调式的两个
最重要的骨干音,类似于西方理论中小调式的主音和属音。潮
州音乐又有轻三六,重三六,轻三重六等等,“(轻)重”指
的是(不)把三六两音变化为↓si、↑fa (高于fa,低于si,
但不是#4,b7)。

至于江南丝竹中的“三六”,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不一而足,
没有定论,ginger提到的是流传很广的一种,但学术界一般认
为很不可靠。个人觉得说它与二四谱有渊源的说法也有道理,
甚至很多□□名称里带数字的传统乐曲可能都与此有关,比如
婺剧曲牌《三五七》,常见说法是乐句由三字五字七字的板式
结构组成,但如果说是因为它骨干音是6 1 3,跟乐曲本身也
非常吻合,呵呵。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属于音乐学的研
究范畴,音乐学不是自然科学,我们也就不必苛求唯一答案了。


发表于 2016/3/2 3:19:55

joefiky [离线]

1★☆☆☆☆

发帖数:117 积分:352
3楼

至于六板八板之名,也是众说纷纭,转一篇文章作为参考吧,
里面也列举了江南丝竹乐中“三六”的几种说法。注意作者
的最后一句话。:)
http://www.yyjy.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0494


  以六板(八板)為曲名之樂譜,幾乎全國各地均有,由東北
到粵南,由江浙到川西。各種樂種均有。而且這些樂譜均是同
源、同類的曲子。因為流行於全國,故有天下同、天下通的盛
名。河南箏曲八板又名為天下大同,可能就是由天下同、天下
通這個別名引申而來。

  除此之外,還有到老六板、老板、小六板、快六板、花六
板、老花六板、快花六板、花花六板、戲板、西板、新六板、
中花六板、中板花六、中花六、薰風曲、慢六板、慢花六板、
慢七眼花六板、六板變奏曲、大陽春、小陽春、陽春曲、陽春
古曲、陽春白雪、五代同堂、老八板、漁翁樂、花八板、大八
板、小八板、慢八板、單八板、陽八板、洋八板、倒八板、無
工板、隨手八板、春光好、八譜、十六板、加花陽八板系統的
曲譜。

  同一曲子,為何有六板與八板兩種唱名,有多種說法:
(一) 板頭之計數單位不同:
1、 以前三拍為板頭,每半拍為一板得六板:
33 62 1 56 1 61 13 2
---- ----  ----  ---- ----
12 34 56

2、以前八拍為板頭,每一拍為一板得八板:
33 62 1  56 1 61 13 2
---- ----   ----  ---- ---- 
1  2 3  4 5 6  7 8
此說言之成理,惜無所據,只能算是一種假設性的創見。

(二)板頭之長短不同:

1、 八板之板頭有八板? 
33 62156161 132 
1  2 34 56  7 8     

2、六板之板頭祇有六板?
33 62161 132
1  2 34  5 6

  此說見鄭德淵著「中國樂器學」,但目前我們祇收集到八
板頭之曲譜,六板頭之曲譜闕如,此說是否成立,尚不敢說。

(三)樂曲原名“六八板”,省稱不同,而有六板、八板之別。

  民間有許多絲竹樂曲都是六十八板的,如塞上曲,每段均
為六十八板。民間又有將曲名省稱的習慣,如春江花月夜省稱
春江,霓裳羽衣省稱(大)霓裳。六八板原曲為六十八板,原
名六八板,或六十八板,省稱法的不同,北方稱為八板,南方
稱為六板。
  弦索十三套之十六板一曲即以八板為主調,每段就恰為三
十四小節(共六十八板),除此之外,最少南京絲竹老六板、
快六板、西板三曲亦恰為六十八板,可證此說。
  但是,為什麼□□六十八板的曲子,不以六八板、六板、
八板為曲名,而現在甚多六板、八板系統的曲子又不是恰為六
十八板呢?緣因不詳。

  (四)曲名源於板頭及板數之不同:

1、六板指全曲板數為六十板,省稱為六板,江南絲竹之“五
代同堂”一曲(老六板、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
慢六板)小節數,均為六十之倍數或約數。

2、八板頭板頭有八板而言。此說以六十板省稱六板之論,稍
牽強。且與此系統曲調原為六十八板抵觸。

  以上四說,雖然都有人提出過,但既然均有漏洞,都不見
得有絕對的說服力,我們以存疑的態度,四說並舉。

发表于 2016/3/2 3:19:55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