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排练小结及□□

楼主

enough [离线]

0☆☆☆☆☆

发帖数:115 积分:384
1楼

  由于芳草社若干年大庆的邀约,根据民乐、合唱两团的合作节目需要,一向狡诈的
我,被张古挥哲子同学拿住了精气神,担纲这次《京调》、《美丽的梭罗河》的排练和
演出的指挥,本来是诚惶诚恐的,后来又凭添了一丝感动(详见下文)
  首先,哲子同学给了我太大的鼓励和打击,排练完了之后一会儿说我长的不行,一
会儿说我是易容术的高人所装扮,放在人堆里就找不着了(其实是身高原因),最要感
谢的是哲子严厉地指出了我在与乐团合练的时候没给清拍点儿,让弹拨和吹管无处下手
(及下口),真是纠结啊,这不是我的本意,细一琢磨,发现是带合唱太久、坐乐队太
少而引发的擦盘子挖地合唱指挥法的呼吸要领对个人挥拍习惯性的影响与博大的乐队指
挥法讲求精准的拍点需求之间的矛盾,于是上次合练的多数环节,非常对不起大阮中阮
和曲笛,深深地感到痛改前非的必要性,请哲子率团众监督。(好象哲子因此得出了原
来同志们还是看指挥的呢之结论,不然怎么会发出看不到拍点的呼声啊;高兴。)
  然后,说一说合唱的人声加到合奏中的效果期望值和现状。排练现场,同学们说,
没听到人声呀,这里解释一下,当晚参加合唱合练的18位团员多是上个星期才招新入团
的新同学,七点半才拿到谱,八点就来合了(昨晚又加练了一次,现在熟多了);二是
人声与乐器音色之不同,打个比方说,安静的夏夜,一支笛子在村头吹,村尾能听到,
但一个人在村头唱歌儿,村尾则未必有感觉,人声,特别是合唱的人声,在乐队后面,
不大容易占上风,当然如果歌者站在前面,且有麦克风加油,那效果会好转;三是梭罗
河这首曲子吧,老彭编成合奏之后,和声是完整的,即使咱们缺几件低音乐器,作为民
族管弦合奏来说,按和弦数音,也远远多于人声的旋律声部了,这里面让我想起吹管同
学说的:有人唱了,曲笛就省掉吧..我的意见是保留吹管,一个都不撤(当然按照总谱
看,咱的笛子数目前好象还不齐:)原因是,彭先生编好的曲子,乐器编制上咱就尽可
能尊重原作吧,合唱只是“加了进来”,呐喊助威ing(哲子语录)。
  最后,仅就这次合练,提一点感触和建议,就是乐手们的演奏状态和姿势得统一,
具体的要求大家都明白咯;拉弦方面单件乐器人数最多,合练和演出的时候都该养成队
形和手法一致的习惯,我的琴拉得相当不行,没法儿乱说细节;小小同学是拉弦声部的
好榜样(可惜上次合练没见着:)。
  
  轻拍,欢迎补充。

  


发表于 2010/1/17 18:44:15

飘动着 [离线]

13

发帖数:310 积分:13004
2楼

发表于 2016/3/2 3:19:34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