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科大民乐团生涯(四)

楼主

zjhjyus [离线]

0☆☆☆☆☆

发帖数:125 积分:449
1楼

(前段时间,一直都忙于修改报告和完成作业之间,到最后总算是满足了领导们提出的
各种要求了,今天就接着来更新我的文章吧!)
在那个暑假里,我参加了校内的机器人比赛,也就是RoboGame2006。回头数一数,我在
大学里一共参加了3次机器人比赛,这是第一次,在接下来的下半年里,我参加了校队,
然后代表学校参加了Robocon2007中国区预选赛,最后在RoboGame2007中,我以指导老师
的身份,带领了师弟参加了剧场部分的比赛。机器人可以说是我在大学里除了笛子之外
,接触的最多的东西了。由于在校队了工作是全天候的,所以在整个大三的时间里,我
基本上没有去过民乐团,但是我住的地方离乐团又接近了不少,可以说就是一墙之隔—
—在大三整整一个下半学期里,我都住在西活上面。在每个星期六的晚上,不论我是在
绘制加工的图纸,还是在调试机器的程序,都会听到走廊的另一头传来乐团排练的声音
。每次听到,我心里面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在涌动着。后来,我们校队转战到多功
能厅。当每次需要回去拿一些工具,路过309门口时,我都会下意识的从窗口的玻璃向里
面瞟上一眼,那些堆放在里面的乐器,总会勾起我对以前的回忆,总是会有一种淡淡的
忧伤在我的心头徘徊。有时走出来的时候,还会碰到乐团的培训班在西活中间那个不大
的空地上授课,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我忍不住想起了在刚进大学时,自己在笛子班里认
真听课时的样子。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两三年都过去了!后来听说在这一年里,乐团
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新人,同时也购置了一批新的乐器,在排练的曲目
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排练了《达姆达姆》、《飞天》这些高难度的曲子,《飞天》也成
为了2007年孟夏那次专场的主题词。
时间走入了2007年5月份,校队机器人的调试工作基本上都做得差不多了,等待着最后的
联合调试。那时我基本上一天里大半的时间都在多功能厅里呆着,平时没事闲着的时候
,我就会溜达到乐团里瞧瞧,顺便也和以前的熟人打声招呼,我见的最多的熟人就是洪
继展和闫露两个人,其余剩下的人,除了陈宇新和张顺,我基本上都不认识。有时听见
309里面有人在吹笛子,我也会凑过去看看。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师弟在里面吹着,我就
走了进去,那师弟看我面生,就问,请问你有什么事吗,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就
随口夸了他一句,我听你吹的挺好听的,就进来看看。那师弟听我这样说,显得挺不好
意思的,腼腆的说道,我刚开始学的,吹的挺烂的。我问他,你是在笛子班里学的吗?
他回答道,是的,然后他看我对笛子还挺感兴趣的样子,就顺便说道,你想学的话,也
可以来笛子班学的。我听见这话,顿时觉得这个师弟挺有意思的,就笑着说,哦,是吗
?现在笛子班是谁在教你们啊?师弟挠了挠头,想了想说道,是一位姓马的师兄吧。姓
马的师兄,我楞了一下,不会是马骏吧!我就问师弟,是马骏吗?那师弟像一下子被点
醒了一样,哦,对,是马骏师兄!然后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又补充道一句,他吹的很棒
的。马骏师兄!我在脑袋里面旋转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真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
觉,我在心里对自己说道,曾樑啊,你都多久没来乐团了!
于是,我回到寝室,把我那几根笛子从箱底翻了出来,室友看见我翻箱倒柜的样子,很
诧异的问我想干什么,我说我想吹笛子了,室友感叹了一句,都多久没看你吹笛子了!
是啊,很久都没有碰过笛子了!我找到了那根E调的笛子,试着吹了一下,发现笛膜破了
,于是我开始找笛膜。可是等我把抽屉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看见有笛膜的影子——我
的笛膜早就用光了!就在那个周末,我借了辆自行车,跑到了合歌琴行,上次来这里,
还是跟洪继展一起来买笛子,他买了根C调紫竹笛,我买了跟D调紫竹笛,那已经是一年
多以前的事了。等我付钱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原来2块一包的笛膜居然涨到了4块,
番了一番。于是我就开始跟那店员理论了,我说我是科大民乐团的,以前在这里,包括
自己和带别人来的,一共买了好几根笛子,还有以前的笛膜是两块钱,等等,总之是想
买的便宜一点。可那个小妹是新来的,对我完全没有印象,要是以前那个老板,说不定
还能砍点下来,以前我成功的砍过一次,不过这次是没希望了,就老老实实的掏了十几
块钱买了两包黄的和一包绿的。买完了笛膜,我突然想起来还要买块阿胶。于是我又走
进合歌,一问阿胶的价格,把我吓了一跳,一块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阿胶居然要8块,我
赶紧退了出来,还是省省吧!刚才买3包笛膜已经让我下了不小的决心了,还是找家中药
店吧!
我开始骑着车在长江中路上乱转。合肥的中药店还真是抠门,问了几家,都说不卖单块的
,要买的话就得买一整盒,要将近100块!我的妈啊!还好,天道酬勤,最后还是让我在
一个小店里找到零卖的,我用几块钱买了几片碎阿胶。工具算是备齐了,开始贴笛膜吧
!可是一连贴了5,6次,都没有贴成功,看来我把贴膜的功夫忘的差不多了。没办法,
我就剪了块胶布,贴在膜孔上,吹了起来。从最低音开始吹,一直吹到超高音,我才发
现,自己现在只能吹响4,5个音了。低音下不去,高音上不来,只有中间的几个还勉强
能吹响!虽然这样,我还是拿着我的笛子上民乐团去了,把笛子放在309的那个纸箱子里
,那里面放了很多的笛子,相信在乐团里呆过的人都曾经在里面拿出笛子吹过,那个纸
箱子也包含过很多人的记忆。从那以后,只要一有空,我就会跑到309去吹那么一会儿。
这个时候,我已经把以前学过的那些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可以说是回到起点了。但这
个时候,我还是喜欢吹一些以前吹过的独奏曲,什么《欢乐歌》、《姑苏行》、《卖菜
》等等,吹得我自己都听不出来自己在吹什么,因为此时我的气息不够用,一段曲子需
要掰开成两段来吹,我的嘴唇力量也不够用,上到高音部分,就明显听到吹出的声音发
散了,没有集中成一束,完全没有高音应有的高亢明亮的感觉。音准,只能用飘忽和怪
异来形容;音色,只能用难听和晦涩来形容;节奏,只能用随意和散漫来形容;韵律,
只能用单一和乏味来形容。总之,自己完全找不到以前吹笛子时的感觉了,笛子贴在嘴
唇旁边,感觉就像是一个多余的东西,别扭!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那年的专场依旧是在西活礼堂举行的。专场的前几天,我吃饭玩从矽谷出来,在楼梯口
碰到了洪继展,他正在贴海报。我过去打了声招呼,把海报拆出来,展开,“飞天”两
个大字立刻映入我的眼帘。等全部把海报展开,我忍不住的赞叹这次海报做得真是漂亮
,贴出来肯定会吸引不少人的眼球。这也是我对那次专场最深刻的了。赞叹完之后,我
主动帮着洪继展把海报贴在了绿光边的墙上。贴完了海报,洪继展说还要到□□地方去
贴,就夹着剩下的海报走了。这次海报做的真的很漂亮,我一个人站在那里,看了很久
,眼前忍不住划过了以前专场的宣传海报,这次的进步真的很大。最后我认真的看了演
出的时间,对自己暗暗的说,到时候一定要来看!可是事情总是不随人愿。就在演出的
那天晚上,我和机器人校队的几个哥们,到凯威啤酒屋去吃自助餐,一直吃到很晚才出
来。由于吃的太多了,我们几个人都不愿意坐车,想消消食,于是几个人就一路聊天的
走了回来。等几个人走到西活下面时,我一抬头,看见了上面二楼礼堂里面露出的光,
我才猛然想起来,今晚还有民乐团的专场演出。我心头一紧,赶紧三步并两步的冲上了
二楼,一头闯进了礼堂里,我听见了主持人正在煽情的报谢幕词,我看见了乐团的团员
都占了起来向台下鞠躬,还有王楠,他穿着一身不太合体的燕尾服...… 我知道我来晚
了!没有再看下去,我退了出来,那几个哥们才走了上来,问我刚才跑那么快干什么,
我摇摇头说,没啥,走上去睡觉去。在西活三楼的房间里,我坐在电脑前,看着bbs上民
乐团的版面里铺天盖地的水贴,还有一些贴出来的现场照片,我选择了静静的在那里潜
水着。那天晚上本应是有很激动的回忆的,可是就这样平淡的结束了!
一天我在309里吹着笛子,突然门开了,进来了一个人。我一看,这个人以前没见过,长
得挺成熟的,也不像是新生,关键是他还有些泄顶。进来之后,他就跟每个人都打声哈
哈,笑着脸一路打了过去,等到了我这里时,他也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我几眼,估计
是以前也没见过我,不过还是很客气的点头跟我打了声招呼,这就算认识了。他就是陈
亚。一次我在吹笛子,他凑过来问我,你是哪里的?我说我是民乐团的。他说,我以前
怎么没见过你啊!我笑着说,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来,然后顺便问了他一句,你是哪里
的?陈亚突然间,“嘿嘿嘿”,很诡异的笑了起来,笑的我莫名其妙,这个问题有这么
好笑吗?于是我又问他,你是大几的?他很神秘的凑到我的耳边,用手捂着跟我说,我
是大四的!我听了这话,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说道,我怎么看你像是读博士的!
他“嘿嘿嘿”笑的更加诡异了,然后也没多说什么,转过头去跟陈宇新说话了。后来我
才知道,他是省团的,我们乐团请他过来吹笙,顺便也教教我们怎么吹笙。他那上面一
套奇怪的表现,就是他在科大跟人打招呼的独特方式,据他自己说,他用这招忽悠了不
少科大人。陈亚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在接下来的那个暑假,也就是大三的那个暑假,我去北京做实习。在北京火车站的出口
处,我碰巧遇到了洪继展,他当时正和一个同学在地铁口找路。他也和吃惊在北京也能
遇见我,互相打了招呼之后,才知道他是来北京做大研的,我开玩笑的问他,带笛子没
?他一脸可惜的表情,摊开两手说,他那根C调的,太大了,没法带,我笑着跟他说还是
买根G调的吧,带起来到哪都方便!他住在中关村,我住在玉泉路,就在地铁口,我俩道
了别。后来我在玉泉路的中科院研究生部,还真看见了一个吹笛子的,其实也算不上是
吹笛子的,只不过是一个守门的保安,我看见他手里拿着跟笛子,坐在那里左看右看,
还把笛子直过来,眯着眼睛看看笛子的竹管是不是两头通的。我当时刚好从超市回来,
手里一边提着一大瓶矿泉水,虽然很想过去跟他打声招呼,聊几句,可是实在是在不方
便了,就跟同学回寝室了。就那么一次,之后整个实习期间我再也没有看见过笛子。
北京实习完之后,我直接回了家,在家里住了一个星期,就忙着赶回了学校,因为那几
个师弟还等着我回去,来指导他们怎样去制作他们的机器人。那时候暑假还没有结束,
而暑假中的309无异于是一个桑拿房,那里面的闷热,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
在剩下的半个月的假期里,我除了指导师弟做机器人,一有空闲时,我就跑到309去吹会
儿笛子。我其实一直都有309的钥匙,好像是大二时李珂给我的。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里,
我差不多把这把钥匙给忘记了,它就一直默默的挂在我的钥匙链上。我很庆幸没有把它
给扔掉,不然这时想吹笛子都找不到地方了!
不过话还是说回来,暑假里的309真的很热,本来就在楼顶,太阳直接就能照到房间,窗
户还因为要装暖气原因,全部给封死了,想打开透个气都不行;房间里只有一个小小的
坐地扇,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总而言之,能在里面呆上半个小时的,那就是神一般的人
物了。不过还好,多功能厅前的那块小空地,不仅阴凉,还能通风,又开阔,真是吹笛
子的好地方!我经常拿着铺架和笛子,在空地上的一角,摆好铺架开始吹。暑假里的来
西活人很少,应该说整个校园里也没多少人,我基本上是一个人在那里吹,偶尔会碰到
张顺,他也没有回家。张顺那时经常跟陈圆谜在一快,拉拉二胡或者两人一块到楼下的
操场踢足球。陈圆谜刚开始时是跟着张顺学二胡的,后来和张顺就在一起了。毕业之后
,她去了法国,张顺去了英国,现在两人还在将这异国恋情继续着!这又是一段我们乐
团孕育出来的美好恋情!
发表于 2008/3/1 6:36:03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