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的计算机系怎么样啊。
浏览量:5545 回帖数:6
6楼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70年,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举办了首届比赛。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现和培养计算机科学顶尖学生的方式,竞赛很快得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大学的积极响应。1977年,在ACM计算机科学会议期间举办了首次总决赛,并演变成为目前的一年一届的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比赛。迄今已经举办了34届。
最初几届比赛的参赛队伍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竞赛。特别是自1997年IBM开始赞助赛事之后,赛事规模增长迅速。1997年,总共有来自560所大学的840支队伍参加比赛。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学的4109支队伍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
1980年代,ACM将竞赛的总部设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
在赛事的早期,冠军多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获得。而进入1990年代后期以来, 俄罗斯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的大学连夺数次冠军。来自中国大陆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则在2002年美国夏威夷的第26届、2005年上海的第29届和2010在哈尔滨的第34届的全球总决赛上三夺冠军。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大学在该竞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赛事的竞争格局已经由最初的北美大学一枝独秀演变成目前的亚欧对抗的局面。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70年,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举办了首届比赛。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现和培养计算机科学顶尖学生的方式,竞赛很快得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大学的积极响应。1977年,在ACM计算机科学会议期间举办了首次总决赛,并演变成为目前的一年一届的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比赛。迄今已经举办了34届。
最初几届比赛的参赛队伍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竞赛。特别是自1997年IBM开始赞助赛事之后,赛事规模增长迅速。1997年,总共有来自560所大学的840支队伍参加比赛。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学的4109支队伍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
1980年代,ACM将竞赛的总部设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
在赛事的早期,冠军多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获得。而进入1990年代后期以来, 俄罗斯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的大学连夺数次冠军。来自中国大陆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则在2002年美国夏威夷的第26届、2005年上海的第29届和2010在哈尔滨的第34届的全球总决赛上三夺冠军。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大学在该竞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赛事的竞争格局已经由最初的北美大学一枝独秀演变成目前的亚欧对抗的局面。
发表于 2009/2/2 17:07:18
7楼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70年,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举办了首届比赛。当时的主办方是the Alpha Chapter of the UPE Computer Science Honor Society。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现和培养计算机科学顶尖学生的方式,竞赛很快得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大学的积极响应。1977年,在ACM计算机科学会议期间举办了首次总决赛,并演变成为目前的一年一届的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比赛。迄今已经举办了34届。
最初几届比赛的参赛队伍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竞赛。特别是自1997年IBM开始赞助赛事之后,赛事规模增长迅速。1997年,总共有来自560所大学的840支队伍参加比赛。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学的4109支队伍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
1980年代,ACM将竞赛的总部设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
在赛事的早期,冠军多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获得。而进入1990年代后期以来, 俄罗斯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的大学连夺数次冠军。来自中国大陆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则在2002年美国夏威夷的第26届、2005年上海的第29届和2010在哈尔滨的第34届的全球总决赛上三夺冠军。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大学在该竞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赛事的竞争格局已经由最初的北美大学一枝独秀演变成目前的亚欧对抗的局面。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70年,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举办了首届比赛。当时的主办方是the Alpha Chapter of the UPE Computer Science Honor Society。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现和培养计算机科学顶尖学生的方式,竞赛很快得到美国和加拿大各大学的积极响应。1977年,在ACM计算机科学会议期间举办了首次总决赛,并演变成为目前的一年一届的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比赛。迄今已经举办了34届。
最初几届比赛的参赛队伍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竞赛。特别是自1997年IBM开始赞助赛事之后,赛事规模增长迅速。1997年,总共有来自560所大学的840支队伍参加比赛。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学的4109支队伍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长。
1980年代,ACM将竞赛的总部设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
在赛事的早期,冠军多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获得。而进入1990年代后期以来, 俄罗斯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的大学连夺数次冠军。来自中国大陆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则在2002年美国夏威夷的第26届、2005年上海的第29届和2010在哈尔滨的第34届的全球总决赛上三夺冠军。这也是目前为止亚洲大学在该竞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赛事的竞争格局已经由最初的北美大学一枝独秀演变成目前的亚欧对抗的局面。
发表于 2009/2/2 18: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