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故乡的亲人

楼主

甚太 [离线]

1★☆☆☆☆

发帖数:193 积分:1213
1楼

 
  首先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报幕时不说明是外国乐曲?
洋曲子民乐版总不会太地道,不说观众怎么会理解到这里
本身存在的问题呢?

  慢曲最忌拖沓,却最容易拖沓。从前排练中我狠抓音头
音尾,就是为了这一点。全曲须弱起,但是出音一定要干净
果断;每个乐句结束的地方要一下子牢牢收住,人是要呼吸
的,给人听的音乐也是一样。吹管声部因生理缘故不能不呼
吸,所以问题就在拉弦声部体现得最突出。我曾跟彭鹏强调
这一点,他后来开始随我的手势故意安排呼吸(在一二-九
的瑶族录像里很明显),好了很多,不过显得有点笨拙,只
要把生理的呼吸、乐曲的呼吸和手上演奏的呼吸自然协调起
来就可以了。乐句的起讫指挥必须给准,这要求指挥必须有
非常稳定的节奏感。慢速曲子更难把握节奏,但只有踩准了
节奏才能不拖泥带水。
 
  拉弦的音准问题太严重了,第一个音又是7,不好进。
我建议这个音吹管要迅速定位,拉弦立刻参照找到。注意笛
的7靠近民族律制,偏低,中指要露一点小缝隙。实在觉得
难以把握就用用这个偏低的7也无大碍。

  这就说到吹管的问题了。笛子的音高本就高出□□乐器
一个八度,是应该飘在□□声部上面的,这里似乎除了偶尔
出来以外,一般都在与拉弦一处纠缠。奏高音乐器霸气一定
要足,反正除了问题也是没法掩盖的,怕也没的怕,躲躲闪
闪还不如舍得一身剐。呵呵,玩笑了,但意思是这样的。

  关于拉弦的调音问题,主要还是靠演奏者的耳朵,事先
内外弦当然要定好(这次好像这也有问题),但大部分音是
按出来的,是人来掌控的。即使定弦不准也不能破罐子破摔
手上调节好,空弦以外的音还是没大问题的。

  这首曲子拉弦是主角,吹管分量也不轻,所以主要问题
也就在这两个声部。拉弦的长弓基本功不够扎实,必须注意
行弓时指腕力度的调节,从弓跟到弓梢要渐次增强,保持声
音平稳,起弓要干净肯定,需要一点爆发力。该收就收,该
发就发,音随意出,意到手到,加上心里有个稳定的节拍器,
就不怕这种抒情慢曲了。

  力度变化过于平淡。曲子看似平和,中间却有伤感,有
幽怨,有惆怅,有叹息,起起落落,一波三折,所以要严格
按照作曲家的强弱记号充分予以抒发,不能私自给打折扣。


发表于 2011/7/9 6:36:35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