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约撰稿人”写的关于王振义院士的文章
浏览量:1033 回帖数:1
1楼
首先收到邹总的短信,“我想请你写一篇纪念王振义的文稿”于是乎,我就先写了如下文章:
杏林春暖
——记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院士
人物简介
王振义,男,1924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医学院终身教授。先后担任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现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于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国际上首次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发表在国际杂志《Blood》上,2000年已被引用1000次以上,该年获美国ISI引文经典奖。该研究成果,在国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在国外,获法国“1990年杰出医生”奖牌,魏克斯曼肿瘤研究基金会奖牌,美国凯特林癌症研究大奖。“求是”科技基金“突出科学家”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学位。
首先收到邹总的短信,“我想请你写一篇纪念王振义的文稿”于是乎,我就先写了如下文章:
杏林春暖
——记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院士
人物简介
王振义,男,1924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医学院终身教授。先后担任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现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于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国际上首次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发表在国际杂志《Blood》上,2000年已被引用1000次以上,该年获美国ISI引文经典奖。该研究成果,在国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在国外,获法国“1990年杰出医生”奖牌,魏克斯曼肿瘤研究基金会奖牌,美国凯特林癌症研究大奖。“求是”科技基金“突出科学家”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学位。
发表于 2009/2/1 23:47:24 最后修改于 2011/8/25 1:01:40

